今天是七夕節。眼前這七夕節花費一年比一年高,8月22日,在長沙上班的張磊在網上發帖吐槽:“看到女朋友七夕的安排,終于無法淡定。衣服、鮮花、吃飯、電影、娛樂……算一算,過這個節得花1500元。這讓不讓男人活?”
七夕節還是七夕劫?也許,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過節方式。網友“海的思念”認為,其實只要愛對了人,天天都是情人節。
七夕,因牛郎織女這個美麗動人、千古流傳的浪漫故事,見證了愛情的忠貞,從而寄托了人們對美好愛情的向往,現在很多人都把“七夕”看作為“中國的情人節”。而受國外民眾的影響和國內商家的推動,“中國式的情人節”也逐漸成為了一個關于愛、浪漫以及花、巧克力、賀卡的節日。男女在這一天互送禮物用以表達愛意或是友好。
適當的禮物確實能為人們表達愛意增添籌碼,但不是最貴的禮物就是最好的禮物,也不是最貴的禮物就能真正表達出幾分的愛意。禮物不論貴賤,它都承擔不起鑒定一場愛情的深度,承擔不起廝守一場愛情約定的承諾。
隨著廣告的增多,商家營銷策略的提升,不少人攀比心理的增加,往往對禮物過度加注了愛情分量的消費,認為肯花多少錢則表明了愛人的態度。
那沒錢買禮物,怎么討心上人歡心?有人就動了搶錢買禮物的心思。8月20日晚上,龍港鎮蘆浦青年林某開著摩托車在路上"飛車搶奪",結果東西沒搶到,還把自己給送進了"班房"。沒錢就搶這不能成為愛的借口,因為心意是無法用金錢等價交換的,一個對自身不愛惜的人還能指望對伴侶有多愛惜,把自己送進了牢房誰來愛護另一半呢?
在這種特殊的日子,其實有很多新穎的方式來表達愛意,就看用不用心。沒錢買加價的玫瑰花,可以嘗試用各種顏色的紙折出立體玫瑰;或是提前一些時間自己動手養花更能表達心意;或是自己錄張情歌CD;或是為愛人新學一個最愛的菜肴;或是用紙幣折戒指;或是自己織東西……
愛的表達其實可以很簡單,用心體會,才會發現深深的愛意都蘊含在平日的一舉一動中。每天小小的一個問候,每天小小的一個惦記都能盛滿濃濃的關懷之心。
莫讓節日成為了“劫日”。當他(她)的心不在對方身上,也許送出最貴的禮物不過是想彌補心里的愧疚,若是有情,每天都是情人節。